江苏省科技资源统一检索:
站内检索:     
 资源平台分类农作物水产资源家养动物林木资源
 站内通知公告
当前位置:首页 >科技动态
 
江苏历时六年完成第三次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收集
编辑:admin   来源:本站   日期:2022-10-21   点击:2950
    
    根据农业农村部统一部署,江苏省于2016年启动全省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扬子晚报记者20221012日从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获悉,本次普查行动查清了全省农作物种质资源的分布情况,全省共收集资源样本3446份,基本摸清江苏种质资源家底,初步揭示了江苏地方农作物种质资源的演变规律,为进一步制定种质资源保护策略,开展种质资源发掘与利用研究奠定了基础。
 

    为什么要开展这一次种质资源的普查和抢救行动?调查人员又是如何克服重重困难实现“应收尽收”?收集上来的种子未来将有哪些用途?记者采访了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专家。

【新闻背景】

2224名普查人员6年收集资源样本3446

    记者了解到,我国分别于1956-1957年、1979-1983年对农作物种质资源进行了两次普查征集,但涉及范围十分有限,涉及的作物种类少,尚未完全查清我国农作物种质资源的家底。农业农村部于2015年启动了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

    “江苏地处东部沿海地区,是我国作物种质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之一。”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黄俊说,近年来由于气候、耕作制度和农业经营方式的变化,导致大量地方品种迅速消失,作物野生近缘植物也因栖息地遭受破坏而急剧减少,“全面普查我省农作物种质资源,抢救性收集和保护珍稀、濒危作物野生种质资源和特色地方品种,对保护我省农作物种质资源的多样性,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推动种业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据黄俊介绍,此次全省60个普查县(市、区)共有2224名普查人员参与此次普查工作,基本查清全省农作物种质资源状况和历史变迁。全省共收集地方种质资源3446份,包含粮食作物、经济作物、蔬菜作物、果树、牧草绿肥等五大类作物,涵盖江苏地区长期栽培的所有作物类型,涉及植物46个科、118个属、165个种,基本上做到了“应收尽收”。此次行动抢救保护了一批地方特色资源,包括许多珍稀的特色资源,如柿树野生变种桂五野柿子、被誉为“贡豆”的牛脚扁蚕豆、周总理称之为“响菜”的青不老苔干、小果型花生八集小花生、“芋中板栗”靖江香沙芋、“大紫红”莲藕等。

他们是这样寻找种子的——

跋山涉水深入农户,总结出12字“秘籍”

    “大爷,你家种了哪些庄稼?有没有保留祖上传下来的一些自留老品种啊?”江苏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研究员潘宝贵告诉记者,在种质资源收集过程中,遇到年龄大一些的老农,总会想方设法上去攀谈几句,“看到农户家的菜园,总是忍不住看一眼、问一下。”

    潘宝贵说,后来大家总结调查经验,形成了种质资源调查收集工作的“12字秘籍”,即“找准人、问清事、定好点、收好种”。要了解地方资源,人是关键。首先要“找准人”,因此找到知情人极为关键,退休的农技老干部、老专家和乡间的老农成了追访对象;“问清事”就是要了解种质资源的来龙去脉、历史变迁、特征特性、栽培要求和加工利用情况;“定好点”就是要记录好当地的经纬度、土壤类型、气候特点、地形地貌等“老品种”的生存环境;“收好种”就是按照技术规范采集样本,并且安全妥善保存资源样本。

    溧阳、宜兴、句容地处宁镇丘陵山脉,部分果树种质资源,深藏在丘陵山坡上。在句容武岐山上,他们采集到盼望已久的野生茶资源,在溧阳平桥石坝水库旁,采集到传说中的树莓地方资源“秧门子”“树门子”……

    溧阳、常熟当地有种植大豆的传统,有许多老品种散布在民间,因此他们特别留心,在调查过程中先后搜集到了“七月黄”“六月黄”“破皮风”“蓝籽豆”“香根豆”等不同熟性、粒型、粒色等大豆资源。因为调查队员的“执念”,潘宝贵所在的第一调查队找到了从明朝初年传承下来的蚕豆品种“贡豆”,还有品质优良的柿子品种“新街小方柿”、清代诗人史贻直笔下的“毛尖花红”等珍贵品种。

他们是这样利用种子的——

紫桃“出圈”甜瓜“变身”,散落民间的“宝贝”重获新生

    在农业农村部公布的2022年第一批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产品中,江苏如皋市“新官紫桃”入选。紫桃,果皮和果肉都为紫红色,这一品种在如皋栽培已有上百年,这次“出圈”,也得益于这一次种质资源普查收集行动。

    江苏省农科院果树所桃资源专家严娟博士告诉记者,紫桃属于红肉桃,这类桃子因为小而酸,一度无人问津,甚至造成了一些品种种质资源的丢失。调查人员对如皋紫桃进行了针对性收集和“抢救”,共收集到不同种类的紫桃资源6份。紫桃中含有一种健康成分“花色素苷”,它的抗氧化功效比蓝莓更厉害。科研人员利用紫桃资源进行开发研究,为如皋“新官紫桃”的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让紫桃从“默默无闻”成为“网红果”。

    甜瓜在江苏的种植历史可以追溯到4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江苏省农科院蔬菜所甜瓜育种专家姚协丰博士告诉记者,他们重点关注了苏南及沿江、里下河地区等地方特色薄皮甜瓜种质资源的收集。“每访问一户农家,我们都习惯性地走进厨房、粮仓,查看那些摆放在犄角旮旯的小布兜。”姚协丰回忆,他们通过走访当地村干部、“土专家”等,寻求散落在民间的地方甜瓜种质线索,甚至于扒开糊在老屋墙上的草木灰泥,查找当年糊粘在土墙上的老种子。最终江苏调查队收集并鉴定到了包括黑皮水瓜、白皮稍瓜、老来黄、十棱水瓜、芝麻莲、墩樁瓜等52份薄皮甜瓜种质资源。

 

他们是这样保存种子的——

在超级“大冰柜”中,“沉睡”的种子仍保持生命活力

 

    其实在江苏省农科院里早已建立起一座农作物种质资源中期库——江苏省科技资源(农业种质)统筹服务平台农作物种质资源中期库,专门用于保存以种子作为基因载体的农作物种质资源。这里有个824平方米的超级“大冰柜”,-4℃低温冷藏库,可以让种质资源样本在沉睡中保持至少15年的生命活力。

    穿过严密的防护门,记者走进光线昏暗的仓库,顿时一阵凉意席卷全身。一排排严密包装的种子样本在储存柜上并肩而立,各式各样的种子样本被铝箔纸包装好后抽真空码放在一起,贴上条码方便数据管理。江苏省农科院种质资源与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员颜伟告诉记者,“这样可以隔绝空气,防止种子老化,延缓种子的生命周期,当需要时,种子就能随时被‘唤醒’。”

    颜伟说,江苏农耕文明历史悠久,在长期农业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许多宝贵而独特的地方种质资源,如太湖粳稻资源、小麦抗赤霉病资源、阳山水蜜桃、东山枇杷、泗洪大枣等,“目前我们正在设计建设江苏省农业种质资源综合基因库,为这些‘珍宝’建一个安全的‘家’。”

    颜伟介绍,许多乡土老品种虽然其貌不扬,但在它们身上能找到一些独特优点,比如说小麦品种“望水白”能够抑制赤霉病在麦穗上的扩展蔓延,就是因其遗传密码中含有抗性基因fhb1

    如果说种子是农业的“芯片”,那么基因则是“芯片”上最关键的核心元件。颜伟说,“下一步我们还要组织力量对收集的种质资源进行精准鉴定和深入评价,发掘这些优异资源中蕴含的优良基因,用于科学研究和品种创新,来保障我们国家的粮食安全。”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推荐资源
 
平台简介 | 在线反馈 | 广告服务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Copyright ? 2003-2006 jagis.jaas.ac.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院网络中心承办】 苏ICP备10002657号-6